如何诊断毛囊炎
毛囊炎(folliculitis)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。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。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“发际疮”;生于下颌部者称“羊须疮”、“须疮”、“燕窝疮”;发于眉间者称“眉恋疮”;发于臀部者称“坐板疮”等。 一般皮肤不清洁、搔抓或肌体抵抗力降低时均可诱发。如何诊断毛囊炎呢?
毛囊炎的诊断:
1、皮损初起为粟粒大小红色毛囊性丘疹,顶部化脓形成小脓疱。皮疹散在发生,不相融合。
2、脓疱破裂后可排出少量脓血,或干燥结痂,约1周后脱痂而愈,一般不留痕迹,但易复发。
3、皮损好发于多毛部位,如小腿、头皮、外阴及四肢其它部位。
4、自觉轻微疼痛。
现代医学认为,毛囊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,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,多因抓搔,皮肤受损,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,而引起炎症。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,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物质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,以及皮肤经常接受磨擦等刺激,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。
温馨提示:如有疑问或其它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,请点击“免费在线咨询”,或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14-82198888,咨询医生为您提供就医指导和健康咨询。祝您早日康复!